中国人一天只换两次卫生巾

周末和几个人喝茶,偷偷的记下了几个有趣的案例。

1. 倒洗衣粉的时间

早年,宝洁在国内市场推一种低价洗衣粉,竞争对手是雕牌的一个低价洗衣粉产品。两者都拍了广告在电视上放,但广告效果大相径庭,宝洁的洗衣粉销量远远不如雕牌。

为了找到原因,市场调查公司请了用户做访问,把宝洁和雕牌的广告中商标和品牌名字隐去后同时播放给被访问者看。大部分被访者仍然说会选择雕牌广告的洗衣粉。宝洁的人把两条广告进行全方位的比对,试图找出宝洁的广告不受欢迎的原因,但发现两条广告从各方面都找不到明显差异。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原因还是被找到了。宝洁的一个员工发现,宝洁和雕牌的广告中都有倒洗衣粉的镜头,但是雕牌的时间只有零点几秒钟,而宝洁的有一秒多。倒洗衣粉时间长会让观众在潜意识中会觉得宝洁的洗衣粉需要的用量多,不划算。

2. 中国人一天只换两次卫生巾

宝洁的卫生巾牌子是“护舒宝”。 护舒宝在美国市场上的卖点是“无感”,强调伏贴、薄,卖得很好。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宝洁发现强调“无感”的护舒宝在中国市场卖不动,百思不得其解。

请了市场调查公司收集了大量用户资料后,宝洁终于找到了原因:美国人习惯平均每天换四次卫生巾,因此她们对吸水能力要求不高;而中国人习惯平均每天换两次卫生巾,所以中国用户特别在意吸水能力,而薄就意味着吸水能力不强。

至于为什么中国人每天只换两次卫生巾,或许是因为想省钱,或许是因为不好意思去洗手间,或许是因为工作太忙,who knows。谁用谁知道。

3. 没有人会扔照片

在大街上、展览会上、校园里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和资料派发,有些是A4大小的单张宣传页,有些是小册子,有些是小卡片。但往往路人拿过来看了一眼就扔掉了,派发的效果也很差,而且扔了一地,既污染环境又浪费。

王建硕想出来的办法是把广告印成5寸的照片,真正的照片:让一个普通人形象的举一块牌子,牌子上醒目的刷着Logo、网址或者电话号码,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拿到柯达冲印店印上几千张,然后拿去大学里派发。很多人接过照片后会一路带回寝室,夹在书里面。很少人在看过以后随手丢弃,因为人们的习惯意识里面没有扔照片这个动作。

扔或不扔,有时候并不因东西的价值而定。不少人会很轻易的扔掉一张20块钱的代金券,但极少会随手扔掉五毛钱的纸币。

==

古德里安说,一个基层连队的指挥官能不能在正确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让坦克渡过河去,往往能决定一次战役的成败。从我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以后,我就一直执著的迷恋那些被蕴藏在深处的细节的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