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无伴奏

无伴奏,是“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简称,以前交大BBS上古典音乐版的几个人特别推崇,有一阵子卡萨尔斯特别热的时候热起来的,据说就是此公在一堆故纸中发现了巴赫的这套曲谱,然后经此公发扬光大,已然是大提琴的镇山之作了,王健也好、马友友也好,或是其他大师,演出曲目常会有一两支无伴奏,不过当然也会有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海顿的或其他人的。

以前我是不喜欢无伴奏的,我对他们说,我觉得听了满脑袋都是大提琴的嗡嗡声。那时侯买了一套卡萨尔斯的无伴奏的CD,只听了一两遍就放弃了。现在我觉得当时要么是唱片录音的问题,要么是当时用的耳机的问题。不能排除唱片录音的问题。年初买过一套富特文格勒的CD,都是四五十年代的录音。一样的作品,唱片放出来的感觉的确是不一样的。八九十年代的录音感觉清澈、透亮,四五十年代的像是捂了一层被子,又像是已经放了几十遍的磁带的声音。技术的进步的确带来了更好的声音。

但最近拿来Maisky的录音重新听无伴奏,就一下子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我会整整一天都带着耳机听,它就像一个温顺的仆人,当我工作时它便躲在一边让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当我刚一抬头还没等招唤它便又围绕在我上下前后左右。喜欢它的那种特别古典特别巴赫式的样式:一段调子或是不断的拾阶而上、或是上下游走,不急不缓的,不雄壮、不花哨、不悲伤、不欢快、不歇斯底里,总是那么不温不火的跳动着。特别特别喜欢第一组的第一曲的开头,每个重音的地方都有一种“往下一沉”的感觉,一种只有大提琴才有的特殊感觉,一种被琴声按摩了一下的感觉。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