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互联网化

说给谁听谁都不相信,我家里不能上网。但这是事实:现在我家里没有宽带,也不能拨号上网,而且我也不打算去装宽带。我在北京的时候住的地方就已经是没有宽带的,所以对家里不能上网已经习惯了。其实在北京的时候也并非完全不能在家里上网,至少还可以拨号,价格也不贵,就是速度很慢,基本上只能用来写完blog发表一下,然后检查一下blog上有没有spam comment

其实在北京时原本还是打算去装个宽带的,但麻烦的是安装ADSL需要提供房东的身份证号,结果就这么拖下来了,总是忘记问房东要身份证号。后来过了冬天,春暖花开,买了辆永久28寸的老坦克,可以骑车去鼓楼那边的网吧上网,也就五分钟的车程,所以装宽带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了。等到四五月间,已经开始计划回上海了,索性就不装了。现在回到上海,不单没有宽带,连拨号上网也不能了——因为电话线路虽然可以打电话,但是拨号音不是正常的拨号音,电脑因此认为线路上没有拨号音,拒绝拨号。于是,家里就彻底的“去互联网化”了。

网络是一个吞噬时间的东西。以前家里有ADSL的时候,经常搞到晚上两点钟再睡觉,尽管早上八点又要起来上班。搞那么晚其实也不干什么,并不是在打网游或者搞网恋,只是在Hi-PDA看看帖子然后有一句没一句的和MSN上还没睡觉的人说两句。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精神特别好,不困,不想睡觉。

电视也是一个吞噬时间的东西。家里有了电视,晚上回到家啥也不干就坐那儿看电视,一晃就是一个小时,然后才想起来还有衣服没有洗,还有房间还没收拾。等再坐回电视前,差不多就是半夜了,然后就开始看午夜挡的电视剧。通常很多电视台都会在十二点前后开始播以前热播的电视剧,比如《雍正王朝》或者是《一号法庭》之类的,还都挺吸引人的,结果两集播完,就又是将近两点了。到了周末,星期六的上午,懒洋洋起了床,电视前面一坐,不知不觉就中午了,时间流逝的哗哗的。

去年南丹路新家刚刚装修好的时候,曾经过过几个礼拜家中无电视、无网络的日子。当家里没有电视和宽带的时候,会发现晚上的时间特别多,人也容易特别早就犯困想睡觉。没有电视和宽带,会发现其实晚上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可以和家人多说说话,可以多看一些报纸杂志和书,可以听听广播,可以多收拾收拾屋子,可以把买了但不听的唱片都听几遍,可以把一直挂在晾衣架上的衣服收拾下来叠好。听广播、收拾房间、叠衣服的时候还可以神游天外,就可以多一些想点事情的时间,可以想想自己最近待人接物的得失,也可以整理整理对一些问题的思路。看电视太多只会让人习惯于不动脑子。

我的很多同事家里装修的越来越信息化:每个房间都有宽带的网口,每个角落都有无线网的信号覆盖,每个房间(甚至浴室)都有有线电视,有的装了卫星电视,有的还在家里装了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但对我来说,家里只要能放唱片,能读书看报,就足够了。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