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人子弟的记者

最近连续的在《经济观察报》上看到一些存在很明显谬误或者偏离事实很远的IT类文章,看得气不打一处来。

1. 2005-09-05,赵勖予《IT公司是怎样面试的》

05-09-05 赵勖予 IT公司是怎样面试的

事实上,就我所知道的来说,微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对于工程师或者部门主管来说,面试官的级别最高也就是Director(总监)或者General Manager(总经理),数量也大抵不会超过五到七轮——微软亚洲研究院招聘助理研究员会经过七轮面试,这基本已经是我所知道的在中国范围内最多的了。

八到十人?副总裁?总裁?太夸张了,不知道他是哪里道听途说来的,或是哪里以讹传讹来的——有点像以前的“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有人在一块光滑的岩石上画了一只狐狸,第一个人看到了说画的不像狐狸,像狼;传到第二个人嘴里就成了“顶天山上有一只狐狸,一下子变狼了”;等传到最后一个人嘴里,就成了“顶天山上有一只狐狸,一下子变狼了。有两颗大牙,有三只眼睛,有四只耳朵,还有五条腿。不管你跑得多远,他很快就能撵上你”。

2. 2005-09-05,杨阳《为什么是搜索引擎》

05-09-05 杨阳 为什么是搜索引擎

微软没有广告业务?事实上,http://advertising.msn.com就是微软的在线广告业务——虽然今年九月刚刚正式推向市场,但今年三月已经推出Beta版本——和Google的AdSense和AdWords属于同一类产品。所以,说“微软没有广告业务”是不准确的——有,尽管刚开始做,做的不怎么红火——多和少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有和没有是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的。

文中被采访的迟聪冰作为一个“电信运营咨询”的分析师,作出这么一个不符合事实的断语,是不够专业的;写这篇文章的记者杨阳,不核实一下就直接写出来,也是不够专业的。

3. 2005-09-26,杨阳《伪标签Web2.0?》

05-09-26 杨阳 伪标签Web2.0

还是这个叫杨阳的记者!

如果这段话是TOEFL的阅读题,"What does the author imply"?我相信大多数人会把这段话理解成:王建硕以前是eBay的员工,现在不是了,现在离开eBay去Kijiji了——或者至少是兼职。况且,Kijiji是eBay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怎么可能是“王建硕…拉了几个人创建”出来的?

同样在九月二十六日这篇叫做《伪标签Web2.0?》的文章里,杨阳还写了一段更荒谬的话:

05-09-26 杨阳 伪标签Web2.0 b

看看,“微软的.NET即把互联网变成一个操作系统,主打的两张牌就是XML和Web Services”,这就是一个不懂计算机的记者写出来的计算机文章。

类似的例子每个礼拜都可以在各种报纸上看到,不单单是《经济观察报》。民众通过读报来获取知识,报纸靠记者来写文章。记者不应该只是传声筒,不能只是简单的截取一些被采访者的话,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印象和感觉,拼凑起来添油加醋一番。记者本身必须对他所写的领域有足够的理解和了解,或者至少应该在写完以后让专业人士把把关。否则,只会误人子弟。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