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九月份,最流行的社交话题是“国庆打算干嘛”,尤以假期前的最后一个礼拜最为流行,每天都会回答若干次此类问题。我的回答一律是:哪里都不去,没钱,怕人多,呆在家里翻书。
我要翻的是Steve McConnell写的《Software Estimation》,三百页的书,从电子工业出版社接的活,从七月底开始翻,到十二月一日交货。现在整整一半时间过去了,很汗颜,整整两个月才翻了十几页。当时接这份活的时候,其实也有想过自己到底有没有时间。不过当时想想,有四个月呢,每天坚持用一两个小时翻上两三页,还是可以完成的,所以就接了这份活。但事实证明当时还是太乐观了:每天加完班回到家里还要再干两个小时活,实在是令人很不情愿的。要不是考虑到“君子一诺”,真的很想很出版社的人说老子不翻了。
单位里有两个同事这两天也在犹豫,犹豫是不是要退掉才学了一小半的英语课。他们那时候报了单位内部的一个口语和写作的课程,是公司出钱从外面请人来上的,整个课程要上两三个月,每个礼拜都有两次课,都是安排在工作日晚上下班后的。我那两个同事上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一方面这课貌似没啥太大帮助,另一方面下了班以后还要再上课是令人很不情愿的。他们就合计着要注销掉,结果HR的人告诉他们如果中途退出,会通知他们的经理,还会每人罚款250美元。我那两个同事听了只能咬咬牙继续学下去。
所以说,人千万不可以对自己的热情和毅力有太大的信心,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是很容易半途而废的。中学的时候念新概念英语,夜校,也是工作日的晚上上课的,一个礼拜两次。总是新开班第一次课人最多,坐满一个教室,然后慢慢的越来越少,到考试前的最后几次课,基本上就只剩下一半的人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像我那样的学生,大部分有工作的学员都不见了。长大以后,我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AF的法语课,每个礼拜六一大早要从徐家汇赶到昆山路,第一个学期总算是坚持下来了,第二个学期上了没几次课,某个周末因为出差缺课,此后就再也没去上过课。
还是要加油加油
哈哈
想起我的拉丁舞班,也华丽地半途而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