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evue的鼎泰丰

早两三个礼拜,CHIME里面就有无数的人在打听Bellevue的鼎泰丰开了没,开哪儿了,大家纷纷表示迫不及待的想去吃。我其实一点都不饭鼎泰丰,上海新天地那家我算是去过数次了,都是蹭饭,别人掏钱的。那里无非就是各种各样的包子,还有些点心,环境是满decent的,没有普通中餐馆和茶餐厅那么油烟、气味、喧闹和拥挤,但那里的味道是相当相当相当的普通。

要是我自己掏钱吃包子,我绝不会去鼎泰丰。比如要吃真正好吃的肉包子菜包子和锅贴,就要早点起来去居民小区附近路边的馒头店买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包子,天冷的时候,碰在手里,先吃一个肉包子,两口一个,先充个饥,然后再吃一个菜包子,香喷喷的,最后再吃一个肉包子,把菜包子留在牙缝里面的碎菜叶子给带出来,这顿早饭算是吃爽了。

鼎泰丰嘛,就是吃个环境,吃个名气,吃个价钱——味道一般,价格可不一般。有次公款吃喝,去的新天地的鼎泰丰,去了十二个人,吃了一桌子的包子,基本没点什么游水海鲜等高档货,最后一结账,吃掉了两千多块——那还是两年前的价钱呢。那家鼎泰丰门口在显眼的地方竖着一块铜牌,铜牌上是若干年前《纽约时报》上的一片介绍鼎泰丰的文章。估计鼎泰丰是想用《纽约时报》的文章来背书他们的品质。问题在于,一家中餐馆好吃不好吃,哪里轮得到一家美国的英文报纸来评论。鼎泰丰么,就是给外国人、有钱人、港台明星、喜欢装B的人去的。

今天路过Lincoln Square,就顺便去瞅了一眼众人期待已久那家鼎泰丰。差不多是到吃晚饭的钟点了,门口人山人海,还有两个警察装束的人在维持治安。厨房是像Bread Talk那样,透明的,玻璃围起来的,里面的一五一十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的。可是,大煞风景的是,厨房里面围着一张大桌子正在那儿擀皮子包馅子的十几个人,全都是老墨!如果我走进一家日本料理店,看到回转寿司台后面正在切寿司的是一个墨西哥人,我基本上会扭头就走。

weekly dim sum at vancouver

今天早上去了一趟西雅图市区的加拿大领事馆。签证官什么问题都没有问,就把我们的材料看了一遍,发现我把我的护照有效日期填错了,让我涂改了一下,然后就把材料收进去了,打法我们去交钱。一百五十美元一个人,两个人三百美元。交完钱,过了一个多钟头,就把护照拿回来了。护照上赫然贴着一张明晃晃的加拿大旅行签证,多次入境,签证有效期三年。

我当场头晕目眩,受宠若惊。想想以前要去香港,港澳通行证上的签注,我等普通人可以申请的最长也就是一年有效,签一次最多可以去两次香港。和加拿大比起来,香港实在太不好客了,怎么说还算是一家人呢。人家加拿大,和我非亲非故,可人家眼皮都不抬就批准我三年内随便去,爱去多少次去多少次,每个礼拜六早上都可以去温哥华吃dim sum。

第三次移民潮

最近又有三个我认识的在中国的微软同事要来Redmond这边工作。一个是北京的,两个是上海的。掰着手指头数数,从2003年底微软在北京成立工程院以来,七年里,单单是我认识的,就有将近三十个人从上海和北京的组调到Redmond来工作。按照这个架势估计,七年里微软在中国恐怕至少有两三百个人通过内部调动移民美国。

我高中班级四十六个人,单单是我知道的,就有七个人不在国内:六个人在美国,一个人在香港。加上我不知道的,估计不在国内的人数要上两位数。我大学本科班级四十多个人, 至少有十个人在美国,一个人在香港。换句话说,我的中学和大学同学,有四分之一已经移民国外了。

最近国内纷纷在讨论的“第三次移民潮”,看来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