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ewell Email to GTEC (2004.9.9)

Hi there,

我下礼拜就去北京的微软工程院(ATC)上班了,明天(Sept.10)是我在GTEC的最后一天工作。我去了工程院以后做的是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Test。如果还不太清楚这个工种的,可以打开http://career滚到页面最底下,那里有链接可以点进去看。以后我的email alias也会变掉,会变成t-的,不再是FTE,而是FTC。想联系我当然也还可以从全球地址簿里面查,或者用MSN Messenger联系我,zhengziying @ hotmail.com。

其实我是很喜欢GTEC的,毕竟是第一份工作。不算前面几个月的实习生时间,我在GTEC工作了差不多有两年半的样子,从2002年3月毕业到现在2004年9月。我喜欢这里的人和氛围。刚刚进来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和风格与我在大学里面的实验室差得并不太多,周围也都是同龄人,有一种大学五年级的感觉。没有被一下子扔到社会上,而是可以一步步成长,这是很幸运的事情(虽然凡事也都有负面的一面)。这里的人也很好,王健硕、华老板、刘润,还有很多其他同事,人都很好很好,对我帮助很大很大。不过喜欢这个地方归喜欢,人总是要挪地方的,谁也没想过要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就好像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和现在的女朋友生生世世。告别第一份工作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就好像和初恋女友分手也是需要勇气的。不过如果分过一次了,以后再谈恋爱再分手就变得容易了。这就好像我第一个手机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但我自从换第二个手机开始,从来没有哪个手机用的时间超过半年的,短的只有一两个月——我自己也觉得我这样频繁的换手机很不好。所以我希望我自己以后在工作上不会出现类似我换手机这样的状况。我还是很敬佩那些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年、二十年的人的,比如宜家中国区现在的老板从1987年加入IKEA在英国作一个店长开始一直呆在IKEA,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例子,我觉得他们的心态和生活态度都很值得我学习。

有很多人问我去了北京以后就是t-了,不再是FTE了,为什么决定放弃FTE。我觉得我并没有放弃什么,in terms of我想要得到的东西来说。所以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我不认为这会影响我做选择。况且,好在我还没有离开Microsoft,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并没有和我工作上的“初恋女友”分手:)。我的email的后缀仍然可以是@microsoft.com。拥有一个@microsoft.com的email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准确的说应该是念大学的时候)——虽然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失去这个email的,但还好在不是现在。我仍然还可以访问到http://toolbox,也仍然可以免费用上微软出的软件。很多都已经有点变成一种习惯了,我现在还想像不出如果哪天失去这些的时候我能不能适应。在这个公司,我就感觉我和那些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软件们(之一)的人是一个公司的同事。这个公司的软件从14年前开始就存在于我每天的生活中。成为创造这些伟大软件的人的一份子是很多男孩的梦想,这就好像成为英格兰队的队长是贝克汉姆小时候懵懂的梦想一样。有梦想,然后一步步去追逐梦想,看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实现,在我的价值观里面这是比赚多少钱、做多高level更让我认同的事情。

还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去北京,问我为什么可以说服自己离开上海。有人会觉得上海不是很好么,有机会,有发展,而北京气候不好,没有朋友,要重新建network。我不这么认为,即使我是上海人,即使我也很喜欢上海。虽然我也曾经误以为上海已经差不多是国际大都市了,误以为上海已经赶上香港了,误以为上海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了。但我后来经过亲身体验才发现,原来世界很大,哪怕就仅仅在中国,北京也是老大。别看常常有新闻说某某跨国公司要把亚太区或者中国区总部搬到上海,但绝大部分仍然在北京;政府部门都在北京,银行、证券业、媒体等的中心也在北京,等等等等。即便单单论IT环境,北京整个城市感觉上就是一个大软件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IT公司,我在北京讲课时受到的challenge是在其他很多城市所没有遇到过的。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身在上海,天天耳儒目染了上海的媒体的宣传调调,就看不到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的真实差距,那就有一点点坐井观天的味道了。至于北京的天气,我是很喜欢的,因为在北京的话,晚上洗完衣服拧干晾出去,第二天一早一定能干,而在上海则还是潮乎乎的不能穿。开了封的洗衣粉、果真、奶粉在北京也远不像在上海这样那么容易结块、受潮。所以我很喜欢。而且,北京冬天会下雪,我很向往等冬天下了雪可以上景山看故宫的雪景。

好了,so far我好像还没看到有谁是像我这样写farewell email的,东扯西扯的。其实,我并不仅仅只是在写farewell email。每一个收到我的farewell email而且scroll down看到这里的人,我都把你们当成了朋友(当然,没收到的并不等于不是朋友,只怪我漏掉了),只是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以前没有机会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往。我想借这个机会重新有一个沟通。我会把我的farewell email也贴在我的Weblog上。Blog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可以让两个朋友之间即使远隔千里不通音信也可以保持相互了解。我有两个Blog:

1. 技术方面话题的,http://blog.joycode.com/mvm/
2. 关于我的生活、我的胡思乱想的,http://home.wangjianshuo.com/mvm/

保持联系!我的手机是13901939043,因为我签了“积分换手机”的两年合同,所以至少明年十月前这个电话肯定存在的。

郑子颖 – Eric Zheng
微软全球技术中心 合作伙伴支持部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