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又能继续我在北京工作时的一个坏习惯了:每天午饭后一支脆皮雪糕。在希格马的时候,只要是在B1吃午饭,饭后都会到eGuo超市里买一支雀巢的脆皮雪糕,不是五块钱就是六块钱。今天发现Bld 117的cafeteria里也有卖脆皮雪糕,有雀巢的,也有哈根达斯的,都是$2.15一根。买了根哈根达斯的coffee & almond crunch。以后只要不出去吃,每天午饭以后都可以来一根。
貌似这里$2.15的哈根达斯雪糕和北京的CNY 5.00的雀巢雪糕吃上去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巧克力的脆皮,嵌了一些果仁,里面是巧克力味或者咖啡味的冰激淋,下面戳一根木头棍子,连包装都没啥区别:外面一个纸盒子,里面还有一层塑料纸包着,撕开就可以吃了。以前还经常吃Walls的“梦龙”。2002年那阵子经常吃,公司有人生日了就让阿姨买一大袋子,给组里一人一根。梦龙有两种,一种是光皮,一种是麻子皮的。光皮的因为没有果仁所以便宜,三块钱人民币一根;麻子皮的有果仁,就和雀巢的以及哈根达斯的大同小异,卖六块钱一根。美罗楼下罗森就有。
把雀巢的、哈根达斯的和麻子皮梦龙放在一起,让我蒙上眼睛吃,我肯定是分不清彼此的,正如我分不出sauvignon和merlot有什么区别,我最多也就能分清楚white wine和red wine的区别;也就像我分不出哥伦比亚的咖啡豆和牙买加的咖啡豆有什么区别,我最多也就能分清楚Milk Coffee和Espresso的区别。哈根达斯的脆皮和雀巢的脆皮也实在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就是没有区别的,在Bld 1117那个冰箱里面并肩躺着,标的价格都是$2.15。可一到了国内,雀巢的就只卖五块钱,和蒙牛、光明、和路雪一起挤一个冰箱,而哈根达斯的就能卖上三四十块钱,还被高高在上的供在带有Haagen-Dazs大标签的冰箱里,待遇基本等同于飞机场里放在冰箱里卖的阳澄湖大闸蟹。凭什么彼此的待遇就差这么远呢。偏偏还就有人声称哈根达斯就是更好吃一点,谓口感更好云云,真是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