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巴的微信聊天

微信聊天是一种很拧巴的沟通方式。这要从同步和异步说起。

所谓的同步通信就是我不走开,我等着你回我。比如,打电话就是一种同步通信:我和你在电话两头,我说“今天晚上去看《流浪地球》好不好”,说完了我会等在电话这头等你回答,我不会把电话挂掉的。然后你说“好的,那么几点呢”,我说“让我看一下”。这时候你就在电话那头等着,等着我说“有一场八点的,还有一场九点十分的”。然后你说“那就八点那场吧”,我说“好的”。然后电话挂掉。这叫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就是我说完一句话就走开了,不会傻等着你回复。你可以马上回复,也可以等会儿再回复。过一会儿我有空的时候我会回来看一下你有没有回复的。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大家写信就是异步通信:我每天回家的时候会看看信箱里有没有信。我不会每天从早到晚守着信箱傻等着邮递员。后来的电子邮件也可以算是异步通信。我的email发出去了,我就干别的事情去了,过会儿再来看下有没有收到reply。手机短信其实也是一种异步通信:短信发走以后,我就把手机放一边了。有短信进来,手机会震会提醒我的,等提醒了我再看。

同步通信效率高,晚上看什么电影、明天午饭去哪里吃,一个电话就讲清楚了。但同步通信需要专心,这也算是一种尊重。如果打电话不专心,对方的体感就不好了:“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在听我讲啊”。我们一般打电话的时候不干其他事情,或者只会干些不动脑子的事情,比如可以一边上厕所一边打电话,或者可以在健身房一边健身一边打电话会议。

异步通信就不需要那么专心。邮件写了一半可以放一放,去干其他事情,然后回来继续写。邮件发出去了,就可以去干其他事情了。但异步通信效率低。打电话,一个电话两个人可以来来回回说好多个来回。发邮件,一来一回有时候要隔好几天。所以,异步通信对发言的质量要求特别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来回,邮件应该尽量写的清楚一点,意思尽可能一次性的表达完整,有歧义的字眼要推敲推敲。

微信呢?

严格来说,微信不能算是一种同步通信的。我的一句话发出去了,我并不知道对方的下一句话什么时候会回过来。可能是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分钟。我是傻傻的盯着那个聊天窗口里等着呢,还是退出去干其他事情,等到通知弹出来了再回来看?如果先干其他事情,那这个微信聊天就变成是一个异步通信了。

问题在于,我经常搞不清楚一个微信聊天当下是处于同步模式还是异步模式。如果我把它当成异步模式,而对方当成是同步模式,我就会让对方等得很焦急,对方会觉得我不尊重他、不专心聊天。有些时候,一个微信聊天里的两个人一开始都处于同步模式,但聊着聊着,有一个内急要上厕所了,或者有个电话进来了,他就切换到异步模式了,但他往往并不会跟我说“我走开一下哈,接个电话”或者“我走开一下,有人敲门”。所以我不知道他切换到异步模式了,我还按照同步模式在那里傻傻等着。

问题还在于,由于微信聊天可以在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之间来回切换,大部分的人就一直按照同步模式的发言质量来发言,不会那么注意要尽量把话说的清楚一点、把意思一次性的表达完整、对有歧义的字眼要推敲推敲。于是,微信聊天的沟通效果也常常很不好。

所以说,微信聊天是一种很拧巴的沟通方式。

2018年看的48本书

2018年是“每年看50本书”的第五年。

之前的四年:

* 2017年看了59本书
* 2016年看了39本书
* 2015年看了52本
* 2014年看了63本

今年(2018年)到目前为止看了48本书了。能够在每周80小时的工作强度下基本完成“每年看50本书”的目标,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

1. 历史 (13本)

1. Miracle At Philadelphia
Catherine Drinker Bowen / Back Bay Books / 1986-9-30

rating: 4
2.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人民出版社 / 2001-9

rating: 3
3. 巴尔干五百年
Mark Mazower / 刘会梁 /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 2017-4

rating: 3
4. 德意志帝国
[德] 米夏埃尔· 施蒂默尔 / 李超 / 中信出版社 / 2017-10

rating: 3
5. 大国的崩溃
[美] 沙希利·浦洛基 / 宋虹 /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2017-5-1

rating: 4
6. 柏林墙: 分裂的世界(1961-1989)
[英]弗雷德里克·泰勒 / 刘强 / 重庆出版社 / 2009

rating: 4
7. The Crown
Robert Lacey / Crown Archetype / 2017-10-17

rating: 4
8. Paris Reborn
Stephane Kirkland / St. Martin’s Griffin / 2013-4-2

rating: 4
9. The Meaning of Everything
Simon Winchest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4-10-14

rating: 4
10. 十字军的故事
盐野七生 / 万翔、杨思敏 / 中信出版集团 / 2017-10

rating: 4
11. 战天京 : 晚清军政传信录
谭伯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4-11

rating: 4
12. 日本围棋故事
薛至诚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2016-11-25

rating: 4

2. 传记/回忆录(11本)

13. The Trial and Death of Socrates
Plato / Hackett Publishing Co. / 2001-6-1

rating: 4
14. 伊莎贝拉 : 武士女王
[美] 克斯汀·唐尼 / 陆大鹏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 2016-5

rating: 4
15. 宋徽宗
[美] 伊沛霞 / 韩华 /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8

rating: 4
16. Trump : The Art of the Deal
Tony Schwartz、Donald Trump / Random House / 1987-11-1

rating: 4
17. Settle for More
Megyn Kelly / HarperLuxe / 2016-11-15

rating: 4
18. 勃列日涅夫时代
[俄]列昂尼德•姆列钦 / 王尊贤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2013-10-1

rating: 4
19. 我是马拉拉
马拉拉 / 翁雅如、朱浩一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14-10-31

rating: 3
20. Al Franken, Giant of the Senate
Al Franken / Twelve / 2017-5-30

rating: 4
21. Truffle Boy
Ian Purkayastha / Hachette Books / 2017-2-7

rating: 4
22. The Quarterback Whisperer
Bruce Arians / Hachette Books / 2017-7-11

rating: 4
23. 南下打工记
米周 / 中信出版社 / 2014-11

rating: 3

3. 政治/经济(10本)

24. Hacks
Donna Brazile / Hachette Books / 2017-11-7

rating: 3
25. Win Bigly
Scott Adams / Portfolio / 2017-10-31

rating: 4
26. “错误”的行为
理查德·泰勒 / 王晋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

rating: 4
27. Boomerang: Travels in the New Third World
Michael Lewis / W. W. Norton & Company / 2011-10-3

rating: 3
28. How Money Walks
Travis H. Brown / Worzalla / 2013-1-1

rating: 2
29. A Fine Mess
T. R. Reid / Penguin Press / 2017-4-4

rating: 4
30. 论政治·上卷 : 从希罗多德到马基雅维利
[英]阿兰•瑞安 / 林华 /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 2016-10-30

rating: 4
31. On Tyranny
Timothy Snyder / Tim Duggan Books / 2017-2-28

rating: 2
32. 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Gustave Le Bon / Kessinger Publishing / 2003-02

rating: 3
33. The Problem of Democracy
De Benoist, Alain; Benoist, Alain De; Sunic, Tomislav

rating: 4

3. 其他非虚构(6本)

34. Skyfaring: A Journey with a Pilot
Mark Vanhoenacker / Chatto & Windus / 2015-4-2

rating: 3
35. Salt Sugar Fat
Michael Moss / Random House / 2013-2-26

rating: 3
36. In the Kingdom of Ice
Hampton Sides / Doubleday / 2014-8-5

rating: 4
37. 翻译研究
思果 /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3

rating: 4
38. 长乐路
[美] 史明智 / 王笑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3

rating: 5
39. More Agile Testing
Janet Gregory、Lisa Crispin /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 2014-10-20

rating: 3

4. 文学(4本)

40.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3

rating: 4
41. 精灵宝钻
J.R.R.托尔金 / 邓嘉宛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5-2

rating: 3
42. 十日谈
卜伽丘 / 方平、王科一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6-8-1

rating: 3
43. The President Is Missing
Bill Clinton、James Patterson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and Knopf / 2018-6-11

rating: 3

5. 励志/鸡汤(5本)

44.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Mark Manson / HarperOne / 2016-9-13

rating: 3
45. 高难度谈话
Douglas Stone、Bruce Patton、Sheila Heen / 王甜甜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4-8-1

rating: 4
46. Hit Refresh
Satya Nadella、Greg Shaw / HarperBusiness / 2017-9-26

rating: 3
47.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美] 加里·凯勒、[美]杰伊·帕帕森 / 张宝文 / 中信出版社 / 2015-11

rating: 2
48. True Purpose
Tim Kelley / Transcendent Solutions Press / 2009-4-1

rating: 2

—-

Btw,2018年也是我写这个博客的第15周年

带着郑轶嘉去旅行 (III)

上两篇,

  • 《带着郑轶嘉去旅行》,说到郑轶嘉从四个月大到一岁半去过的地方:四个月大的时候去了夏威夷,六个月大的时候去了San Diego,八个月的时候去了Banff国家公园,快一岁的时候回了一次上海,一岁出头一点去了Las Vegas,去年五月份他一岁半的时候去了大峡谷。
  • 《带着郑轶嘉去旅行(II)》,说到郑轶嘉从一岁半到两岁半去过的地方:纽约、佛罗里达、加勒比海邮轮、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第一次去Whistler滑雪、大溪地。

下个月郑轶嘉就7岁了。从两岁半到七岁,他还去了很多很多地方:

三岁以前:

1. 2014年8月,英国:伦敦、剑桥、Bath、Stonehenge、湖区、爱丁堡。

2018-10-blog-yijia-trip-2014-08-UK

三岁:

2. 2014年12月,日本,然后回了次国。

2018-10-blog-yijia-trip-2014-12-Japan

3. 2015年5月,德国、奥地利、捷克。

2018-10-blog-yijia-trip-2015-05-Germany

4. 2015年9月,road trip去了黄石。

2018-10-blog-yijia-trip-2015-09-Yellowstone

四岁:

5. 2015年11月,感恩节,去了夏威夷

2018-10-blog-yijia-trip-2015-12-Hawaii

6. 2015年12月,纽约

2018-10-blog-yijia-trip-2015-12-NewYork

7. 2016年6月,米兰、普罗旺斯、瑞士

2018-10-blog-yijia-trip-2016-06-Italy

8. 2016年9月,俄勒冈州的Crater Lake

2018-10-blog-yijia-trip-2016-09-CraterLake

从五岁起,每次出去都是和妹妹一起的了:

9. 2017年1月,墨西哥的坎昆

2018-10-blog-yijia-trip-2017-01-Cancun

10. 2017年5月,加州的乐高乐园和迪士尼乐园

2018-10-blog-yijia-trip-2017-05-LegoLand

六岁:

11. 2017年12月,西班牙、葡萄牙

2018-10-blog-yijia-trip-2017-12-Spain

12. 2018年7月,芝加哥

2018-10-blog-yijia-trip-2018-07-Chicago

13. 2018年10月,巴厘岛

2018-10-blog-yijia-trip-2018-10-Ubud

下个月郑轶嘉就七岁了。以后的旅行,就让他自己写了。

//the end

When September Ends

说不想念西雅图,那是骗人的。不是不想,只是不去想而已。只要一开始想,就收不住了。

这个时候,那边的叶子已经红了。Building 40前面的这棵树,每年都红的那么艳。

这个时候,我们家的圣诞树就已经搭出来了,搞得来我们家的人都长大了嘴惊讶不已。我们的说法是:既然买了,就多用用呗。

这个时候,那边的超市门口都开始堆满了南瓜了吧。其实超市买的南瓜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但还是很多人会去pumpkin patch。

Corn maze是pumpkin patch的标配。北边有一家pumpkin patch很不错,有个巨大的corn maze。

北边还有一家也不错,他们家的特色是苹果大炮,就是把苹果当炮弹打。我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资本主义真罪恶,宁可把苹果当炮打浪费掉,也不愿意给穷人。

这个时候,幼儿园也会组织field trip去pumpkin patch,我会跟着去。我就是去给他们拍照的。

这个时候,就该去给郑轶嘉租ski了。然后就开始掰着手指数日子,万圣节,感恩节,过了感恩节就可以滑雪了。

装洗衣机

我搬新家,我姐在京东上买了一个洗衣机送给我做礼物。正好赶上6.18大促打折。她那天下午刚下单,京东电话就打过来了,说第二天就可以送货。我当场被惊到了,这速度可比Sears之流快多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洗衣机送那么快有什么意义呢?

Anyway,洗衣机送到了。但送的人不管装,把洗衣机往我阳台里面一扔就走了。他说他只负责送货,不负责安装。安装要联系厂商安装。话说这就不如Sears了,我在Sears前前后后买过三个洗衣机+干衣机,买过两次电冰箱,还有一个洗碗机。不管是什么牌子的,人家Sears每次都是送货+安装一把干完,包装箱什么的收走,干干净净。京东送货的人,把大纸箱和一堆泡沫都留在我阳台上了,说是万一安装的时候发现机器有问题,可以退货。

Anyway,厂商的人来安装了。师傅看了看,问我买洗衣机的时候有没有买配套的龙头。我一脸懵逼说啥龙头啊?师傅说我的水龙头不能接,说那个水龙头是西门子制式的,不能接(美的的洗衣机)。我傻眼了,难不成要我再去买,再约一次安装不成?师傅说他带了一个(看来这种问题已经多次发生了),网上卖240元,如果我给他一个好评,能给我便宜40元。问题是,这个洗衣机不是我买的呀。我只好反复跟师傅承诺我姐一定不会给差评的。

我知道他就是怕差评。可是我在美国这么多年,前前后后那么多来上门安装电器、安装窗帘、安装家具的师傅们,从来没人担心我给他们差评。他们都是就这么来了,干怎么干怎么干,干好了,让我签个字走人。活儿也都没出过篓子。

Anyway,不同的厂商需要用不同的水龙头,这种事情,在美国是不会发生的。美国的标准化做得非常好。他们叫code,什么事情都有code。美国人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符合code的。

Anyway,总结一下吧:

  • 中国虽然送货比美国快,但送货安装不是一把搞定的。
  • 中国的标准化做的不如美国,各人按照各自喜欢的方式做事情。
  • 中国的人与人之间还是缺乏信任感,一部分戾气重的人,把整个社会的氛围搞差了。

阿里巴巴的花名

我以前是不理解阿里巴巴的花名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搞个武侠小说里的人名给自己安上呢。不过,后来我理解了:花名其实就是中国古代人的字和号嘛。名是父母给的,生下来就取好了。字和号是成人以后再取的。字以表德,是自己的见识,是一种对自己的期许。

阿里巴巴的人给自己取花名,一开始的确是武侠小说或者历史人物的名字,比如:郭襄、邓艾、曲洋、多隆。但后来人越来越多了,而且用过的花名不能再用,离职了也不会释放,所以就不够用了。渐渐的,新来的人就开始按照古代的人给自己取字或号的路子来给自己取花名了。有的人用自己本名的谐音,有的人把本名拆字当花名,有的人从自己太太和小孩的名字里面各抽一个字拼起来。也有人取典故,比如南门,取的是商鞅南门立木的典故,意思是要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花名还有个好处:创造一种公司里面人和人之间平等的氛围。在阿里巴巴,大家相互之间都直呼花名,提到其他人的时候也用花名指代,既不像只喊名那么过于亲昵,也不像连名带姓喊那么生分,而且也没人喊“胡总”、“程总”了,大家都直呼阿玺、鲁肃。这跟美国公司里面直呼Satya、Scott、Harry是一个感觉。我倒不觉得当时创立花名制度的时候就已经很明确的有这个目的了,有可能是无心插柳的,但总之现在的效果是很好的。

花名的另一个可能是无心插柳的效果是:花名可以做为唯一标识(unique identifier),可以用在各种IT系统里,也可以用在日常对话中。以前在美国公司,经常会发生一封邮件出来说Eric要如何如何,然后大家会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个Eric。因为叫Eric的人太多了,有时候多到同一个老板手下就有两三个Eric。我们还发生过邮件发错人的情况,发给这个Jun Wang的邮件发到另一个Jun Wang那儿去了。用了花名后,这种事情就不太会发生了,因为花名是不能重的。

不过因为花名不能重,不少花名里都有生僻字。看着这些花名,让我觉得自己中文很差、很没文化。我特别欣赏那些笔画少、字好认的花名。其中的佼佼者是一万,两个字加起来只有四划。

Walk out in the Middle of a Movie

在最近一期的EconTalk里,主持人Russ Roberts说到出于机会成本的原因,“I don’t finish every book I start.” 但另一方面,他也指出“I think if we stop doing the things we don’t enjoy, we would lead a very bad life. Because I think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life that we don’t enjoy that turn out to be worth it.”

我正在看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Miracle at Philadelphia”,说的是1787年的制宪大会。这本书我是从去年开始就断断续续的在看,每次看了几章就觉得看不下去了,有点味如嚼蜡。但这次再看下去就发现篇幅过半以后,内容变得有意思起来了,很快就看完了。

Miracle at Philadelphia

那集EconTalk里还讲到了知行合一:

Bryan Caplan: What fraction of your students walk out of movies after you talk about opportunity cost? That’s one of the easiest applications of opportunity cost in the universe. And it doesn’t happen.

Russ Roberts: You mean, to walk out in the middle of a movie.

Bryan Caplan: Yeah. Because, like, you’ve already paid the money; you’re not enjoying it. Leave. That’s like, basic opportunity cost. And yet, how many students are persuaded to do that because they took an economics class?

我有一次就差点walk out in the middle of a movie。那是好多年前我一个人在纽约玩的时候。那天路过电影院,想看个电影,但不知道哪部好看。那时候已经有IMDB了,但我没法上网,那时候手机上网还很很慢很贵,而且我还是国际漫游。于是我就凭着感觉选了一部片子:Pan’s Labyrinth(中文名《潘神的迷宫》)。坐下来看了半个多小时以后觉得不好看,也没看懂,就想要走了。但想想又觉得看都看了,看看完算了。于是就勉强继续看下去。但看到后面就觉得好看起来了,也看懂了,看完后觉得是部相当好看的片子。

最近几年,上网方便了,临时在售票窗口前也能上网查评价,就没有再发生过看电影想要中途退场情况了。

上海没有错过

前两天有篇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说的是为什么上海错过了这一波互联网大潮,远远落在了北京深圳后面。

其实,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就错掉了:上海从来就没有跟北京和深圳处于同一个梯队里。上海并没有“错过”这一波互联网大潮,上海只不过是没有实现“弯道超车”而已。那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是太年轻,或者记性太差,不记得有互联网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了。论计算机行业,北京和深圳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就一直领先上海,而且不是一点点,是隔着五六条马路。

九十年代刚开始的那几年,国内连拨号上网都还没有。当时的计算机行业的风口是汉卡、IBM兼容机和字处理,名气最大的是联想(汉卡、IBM兼容机)、方正(汉卡,排版)和金山(字处理)。联想和方正都是在北京成立的:联想是从中科院计算所出来的,方正是从北大出来的。金山的WPS是求伯君在深圳写的。做汉卡做的好的还有巨人,就是史玉柱的那家巨人,也是家深圳公司。再加上北京的中关村,可以说,二十多年前北京和深圳就已经是中国的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中心了,没上海什么事儿。

拨号上网的年代开始以后,瀛海威、水木清华BBS、163和263的免费邮箱、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这些都跟上海没啥关系。三大门户里两家在北京,一家在广州。话说网易之所以成立在广州,倒不是因为广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原因无非是丁磊当时就在广州。他原来在老家的宁波电信局工作,干了两年辞职了,去广州加入了Sybase。干了一年后辞职,去了广州的一家ISP。又过一年,他辞职创办了网易。

取代三大门户网站的地位的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他们都不在上海。原因并非上海缺乏吸引力。腾讯之所以在深圳,阿里巴巴之所以在杭州,原因和网易之所以在广州是类似的:创业风险大,所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创业是很常见、很顺理成章的选择。马化腾出生在汕头,但中学和大学都是在深圳上的。马云是杭州人,在杭州上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做老师。李彦宏大学念的是北大,他回国创业,北京自然是首选。

把北京作为首选的还有一批外企。都说上海外企多,但搞软件和互联网的外国公司很多都把中国的研发中心放在北京。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微软。微软亚洲研究院1998年在北京成立,2003年又开了微软工程院,加在一起好几百号人,把知春路49号希格玛大厦挤的满满的。后来几个从希格玛出来的人创业做手机,成立了家公司叫做小米,自然也是在北京。

上海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也谈不上什么“根深蒂固的打工文化”和“年轻人进取心严重不足”。北京和深圳的互联网公司比上海的多且大,无非是北京和深圳几十年领先优势的自然结果。一样的种子,洒在更肥沃的土壤里,更容易存活,更容易长成大树。杭州是个例外,土壤不见得有上海肥沃,阿里巴巴却长的远比上海的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要高大。不过这并不一定说明上海的人、文化或者环境不行: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值最高的高科技公司是一家西雅图的公司,而不是硅谷的。

2017年看的59本书

今年,即2017年,是“每年看50本书”的第四年。今年一共看了59本书。

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今年看了很多政治方面的书:

1. Showdown at Gucci Gulch
Murray, Alan / Random House Inc / 1988-4
2. The Perils of “Privilege” : Why Injustice Can’t Be Solved by Accusing Others of Advantage
Phoebe Maltz Bovy / St. Martin’s Press / 2017-3-14
3. Left Turn: How Liberal Media Bias Distorts the American Mind
Tim Groseclose / St. Martin’s Press / 2011-7-19
4. The Once and Future Liberal : After Identity Politics
Mark Lilla / Harper / 2017-8-15
5. Upside Down : How the Left Turned Right into Wrong, Truth into Lies, and Good into Bad
Mark Davis / Regnery Publishing / 2016-8-15
6. 我们
尤金·扎米亚金 / 王莒光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3-11-1
7. Excellent Sheep :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William Deresiewicz / Free Press / 2014-8-19
8. 雅典政制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 日知、力野 / 商务印书馆 / 1959-9
9. 理想国
[古希腊] 柏拉图 / 郭斌和、张竹明 / 商务印书馆 / 1986-8
10. 社会契约论
卢梭 / 何兆武 / 商务印书馆 / 2003-2-1
11.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卢梭 / 李平沤 / 商务印书馆 / 2015-11
12.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俄] 普列汉诺夫 / 王荫庭 / 商务印书馆 / 2010-12
13. Ladies, Can We Talk? America Needs Our Vote!
Debora Georgatos / CWT Publications LLC / 2012-10-1

以及几本政治红人写的书:

14. The Audacity of Hope
Barack Obama / Crown / 2006-10
15. The Two Income Trap : Why Middle-Class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Going Broke
Elizabeth Warren、Amelia Warren Tyagi / Basic Books / 2003-09-03
16. 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
Scott Adams / Portfolio Hardcover / 2013-10-22
17. Zero to One
Peter Thiel、Blake Masters / Crown Business / 2014-9-16

今年又看了好几本盐野七生的书:

18. 海都物语 : 威尼斯一千年
[日] 盐野七生 / 徐越 / 中信出版社 / 2016-12-1
19.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
(日) 盐野七生 / 田建国、田建华 / 中信出版社 / 2014-7
20. 马基雅维利语录
盐野七生 / 万翔 / 中信出版社 / 2016-10-10

看了《海都物语 : 威尼斯一千年》和《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后,又看了几本更加详细讲述那段时间历史的书:

21. Empires of the Sea : The Siege of Malta, the Battle of Lepanto,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Roger Crowley / Random House / 2008-07-01
22. 拜占廷帝国
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 / 陈志强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2006-6

今年也对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3. 高卢战记
[古罗马] 凯撒 / 任炳湘 / 商务印书馆 / 1979-9
24. 喀提林阴谋 朱古达战争
[古罗马] 撒路斯提乌斯 / 王以铸、崔妙因 / 商务印书馆 / 1994-11
25. 伯罗奔尼撒战争
[美] 唐纳德·卡根 / 陆大鹏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6-4

还有其他一些历史和传记类的书,看了以后体会是:很多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了。

26. 光荣与梦想: 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美] 威廉·曼彻斯特 /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组 / 中信出版社 / 2015-3
27. Cod: A Biography of the Fish That Changed the World
Mark Kurlansky / Penguin / 1998-07-01
28. 滑铁卢: 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
[英]伯纳德·康沃尔 / 陆大鹏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6-1-1
29. 托马斯·杰斐逊与海盗 : 美国海权的崛起
[美]布莱恩·吉米德、[美]唐·耶格 / 李鹏飞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6-11
30.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 The Tragedy of the Whaleship Essex
Nathaniel Philbrick / Penguin Books / 2001-5
31. 狄更斯讲英国史(共三卷)
查尔斯·狄更斯 / 苏旻婕、张珺怡、余一鹤 / 青苹果数据中心 / 2013-11-2
32. 洛克菲勒家族
[美]威廉·曼彻斯特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1-1
33. 十杆枪 : 从独立战争到西部拓荒的美国勇敢冒险史
克里斯·凯尔、威廉·道尔 / 段新岩 / 中信出版社 / 2015-9
34. 1968 : 撞击世界的年代
马克·科兰斯基 / 程洪波、陈晓、黄原竟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9-10
35. 沈从文的后半生 : 1948-1988
张新颖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6-1
36. 野哭 : 弘光列传
李洁非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3-6-1
37.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 / 商务印书馆 / 2011-12
38.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吕峥 / 同心出版社 / 2014-8
39. 戊戌变法的另面 : “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茅海建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3
40. 左传战国策讲演录
郭丹 / 广西师大 / 2008-11
41. 纵乐的困惑 :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卜正民 / 方骏、王秀丽、罗天佑 /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10-1
42. 血酬定律 : 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吴思 / 语文出版社 / 2009-4
43. 潜规则: 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吴思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9-2

财经方面的:《21世纪资本论》让人极其失望。

44. 21世纪资本论
[法]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 / 巴曙松 / 中信出版社 / 2014-9
45. The Tragedy of the Euro
Philipp Bagus / Terra Libertas Limited / 2011-6-10
46. 当音乐停止之后 : 金融危机、应对策略与未来的世界
艾伦·布林德 / 巴曙松、徐小乐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4-7-1
47. 房债 : 为什么会出现大衰退,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美]阿蒂夫·迈恩(Atif Mian)、阿米尔·苏非(Amir Sufi) / 何志强、邢增艺 / 中信出版社 / 2015-7

我很少看fiction,今年看了两三本,觉得都不是我喜欢的:

48. 巨人的陨落
[英] 肯·福莱特 / 于大卫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6-5-1
49. 罗杰疑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 常禾 / 新星出版社 / 2013-3

今年看的其他的non-fiction的书:

50. The Invisible Gorilla : And Other Ways Our Intuitions Deceive Us
Christopher Chabris、Daniel Simons / Crown / May 18, 2010
51. 街道的美学
芦原义信 / 尹培桐 / 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2017-5-1
52. 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许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2-3
53. 日本人的色道
郝祥满 /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9-5-1
54. 我们的天真填满整个宇宙
王悦微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4-10
55. 习惯就好
田朴珺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4-8-15
56. Disrupted : My Misadventure in the Start-Up Bubble
Dan Lyons / Hachette Books / 2016-4-5
57. 留住手艺
盐野米松 / 英珂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2-10
58. 有味
汪涵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0-1
59. 你应该记住的拉丁语1234句
[意] 麦克雷 / 商务印书馆 / 2016-8

明年继续“每年看50本书”。现在已经买了但还没看的书至少有七八十本,明年肯定够看了。

On SALT

My opinion is firm: the state and local tax deduction (SALT for short) is bad.

Because it’s equivalent to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akes money from the people in Utah and Washington and gives it to the people in California and New York, merely as the consequence of that the people in California and New York voted to give more money to their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Generally speaking, I am against that A decides B should give money to C. Sometimes such redistribution is justifiable, for example, when B is rich and C is poor.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state and local tax deduction,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taking money from the people in Washington and Utah, including the poor ones, and giving it to the people in California and New York, including the rich ones. It’s transferring money from the poor to the rich. Even liberals should be against such reverse wealth redistribution too.

Another reason why I am against the state and local tax deduction is that it’s encouraging a behavior that, in my opinio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hould remain neutral about. The state and local tax deduction is encouraging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There are people for it and there are people against it. Nevertheles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my opinion, should not take a position on this matter, as it’s a matter of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Cry It Out

今天早上赵小样在群里说:“还是cio管用,昨天八点放倒,到今早八点都没醒过。” 他说的cio就是cry it out,又称睡眠训练(sleep training)。每次有新爸爸新妈妈问我怎么能让小baby晚上睡整觉,我的答案都是:sleep training。

问:什么时候可以搞sleep training?
答:六个月大就可以搞了,早train早轻松。

问:怎么train呢?
答:就让他/她哭,一直哭,哭到哭累了自己会睡下去的。然后第二天、第三天,继续,直到不哭了为止。

问:会哭多久呢?
答:因人而异。郑轶嘉六个月大的时候,第一天晚上哭了有四十五分钟,第二天好一点,二十几分钟。第三天就差不多不怎么哭了。

问:要哭几天呢?
答:一般都是两三天就train成功了。郑轶嘉六个月大的时候大概train了三天。

问:我小孩已经一岁多了,还能train么?
答:越早train越好。一岁多也可以。郑轶嘉六个月大的时候train了一下,就睡整觉了,但后来回了一次上海,又生了几次病,就regression了,又变成每天半夜要喝一次奶。这样拖了几个月,到他大概一岁半的时候我又train了一下,就又好了,又能睡整觉了。

问:Sleep training会损伤大脑么?会哭傻掉么?
答:不知道。有人说会,有人说不会。没看到过有严肃的实验数据证明sleep training会损伤大脑,也没看到过有严肃的实验数据证明sleep training不会损伤大脑。

问:我想train,但孩子的爸爸/妈妈舍不得,怎么办?
答:你们两个自己商量。我是这么看的:小孩能睡整觉,晚上不醒或者醒了能很快自己睡回去,首先对小孩的身体发育是有好处的。但抛开对小孩的好处不说,不用喂夜奶对爸爸妈妈是很大的解放。如果爸爸妈妈不用半夜中间再起来,爸爸妈妈就能休息好,白天就精力更充沛。爸爸妈妈白天精力更充沛的话,要么就可以赚更多钱,要么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和耐心陪孩子。不管是赚更多钱,还是有更多耐心和时间陪孩子,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是好的。如果哭两三个晚上能换来长期的这些好处,我觉得是值得的。

问:你从哪里知道sleep training的?
答:有本书,《Healthy Sleep Habits, Happy Child》,作者叫Marc Weissbluth。这本书推荐所有的新爸爸新妈妈看。生郑轶嘉的时候我买的,照着书养,效果很好。后来书送人了。后来生妹妹的时候,因为觉得这本书特别有道理,所以又买了一本,复习了一下。

问:你家妹妹弄过sleep training么?
答:没train。她大概将近六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就突然自己睡整觉了。我觉得这大概是因为那几天我一直在念叨要给她搞sleep training,她觉得与其被train,还不如自己乖乖的睡整觉算了。

母猪,任志强和人工智能

对于人工智能,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大量的工作就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出现大面积失业,而且,很快人工智能就会发展出自我学习能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人工智能将会统治人类。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人工智能不必过于担心。持这种观点的人引用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说,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有个特别有名特别厉害的经济学家叫凯恩斯。凯恩斯当时就担心,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快工作就会不够了,每周可能上两天班就够了,怎么打发人们的闲暇时间将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事实证明,凯恩斯多虑了:七八十年过去了,我们每周还是要工作五天。所以,这些人觉得今天那些担心人工智能会导致大面积失业的观点就像当时凯恩斯的观点似的,多虑了。

对于这种反对观点,那些担心人工智能会导致大面积失业的人举了母猪的例子:一家农场里有一只母猪,一开始看到主人来很担心,但慢慢的她发现主人每次来都是给她猪圈的门,让她去院子里活动。所以母猪就总结出了一个规律:看到主人来不用担心,因为以前每次担心到最后都是多虑的。直到有一天,主人来给她开门,把她拉上车,送去了屠宰场。这些人说,你们拿凯恩斯来举例子,就是犯了和母猪一样的错误。

这让我想到了任志强。今天又看到任志强上新闻了。他说房价没有泡沫,房价还会涨。过去十几年,他每次这么说,都被他说对了。那些持同样观点的人就觉得,你们这些担心房价有泡沫的人,每次的担心最后都是多虑了的。那些觉得房价不会一直涨下去的人就说,任志强虽然每次都说对了,但这并不说明他一直会对下去,这就好像那只母猪一直是对的,直到有一天她错了。